顯示具有 汉服新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汉服新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旗袍最適合華族女性?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深深體悟到漢服運動確是道且阻長啊!我們必須加快腳步喚醒廣大同胞們:
漢服才是我們的民族服裝!

星洲日報‧2009.07.14
楊天培:襯托高貴大方氣質‧旗袍最適合華族女性

(吉隆坡)客聯會副會長拿督楊天培說,旗袍是最適合華族女性的穿著。

他週日(7月12日)晚上在客家公會聯合會婦女組主辦,隆雪客家總會婦女組協辦的“百花齊放,愛心旗袍宴”致詞時說,東方女性穿著旗袍,能襯托出她們高貴大方的氣質,讓人感覺判若兩人。

你是愛他,還是喜歡他?

在晚宴上,主辦當局也特別舉行旗袍比賽,讓參賽的婦女以各種創新的旗袍參賽,而比賽標準則包括旗袍特色、儀態、氣質、容貌、身段化妝、髮型及鞋子配搭等。

另外,為晚宴主持開幕的旅遊部長拿督斯里黃燕燕盛贊華裔婦女在穿上旗袍後,出落的越發斯文端莊,盡顯大馬是“亞洲魅力所在”。

“百花齊放,愛心旗袍宴”在隆雪中華大會堂舉行,目的是促進婦女情誼,響應推動社會愛心運動,同時推動東方女性傳統旗袍。

晚宴筵開60席,出席人數超過600人,而每席共售500令吉,所得款項部份將撥給慈善團體。

出席晚宴者包括客聯會副會長拿督楊天培、晚宴籌委會主席潘斯里謝叔珍、星洲日報總經理(業務促進)謝念芳等。

原文自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22371?tid=1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汉服婚礼新闻


光明日报封底头条

中国报封底头条

星洲日报大都会版

古代《周禮》再現‧甲新人行漢服婚禮


馬六甲一對新人進行難得一見的漢服婚禮。
右:新人江志發及鄭美蓉行拜高堂之禮,
左起:陳瑞蓮、鄭文存及陳月嬌。(圖:星洲日報)


(馬六甲)馬六甲一對新人週六(11月15日)晚上以難得一見的《周禮》為策劃藍本,進行一場“漢服婚禮”,在親朋戚友面前正式結為夫妻。
這場於馬六甲皇冠酒店舉行的“古代”婚禮,新人江志發(33歲)及鄭美蓉(28歲)穿上高貴大氣的漢服,以莊重典雅的禮儀進行婚禮,體現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同時,新人父母和部份親友亦著漢服出席,使現場仿佛漢朝再現。

按照《周禮》行儀式
新人在“漢朝樂隊”帶領下步入會場,按照《周禮》規定行“沃盥入洗”、“同牢而食”、“合巹而飲”及“解纓結髮”儀式。
江志發及鄭美蓉受訪時說,這場漢服婚禮令他們覺得很感動及難忘,而且按照先賢禮儀進行婚禮,仿佛與先賢進行最直接的溝通。
他們表示,由於這一兩年參與青運大城堡花園支會推動之漢服活動,因而萌起以漢服婚禮完成終身大事的念頭。

星洲日報‧2008.11.16

Reference link: http://www.sinchew.com.my/node/90607

中国报:新人搞新意 穿汉服结婚


新人進行“傳袋”儀式,象征傳宗接代,百子千孫。

(馬六甲16日訊)搞搞新意思,穿漢服結婚!一對新婚夫婦江志發(33歲)及鄭美蓉(28歲)昨晚在婚宴上行婚禮時,穿上漢服,按照周禮規定,行“傳袋”、“沃盥入洗”、“同牢而食”、“合巹而飲”、“解纓結髮”之禮,讓出席者大開眼界。

新人首先行“傳袋”儀式,大會將10張黃色布袋逐一鋪在紅地毯上,要新娘踏過,象徵傳宗接代,百子千孫。

第2步則進行“沃盥入洗”儀式,是指新人入席之前潔手潔面,古人非常強調潔淨的意識,女家與夫家相互交換盥。接下來的“同牢而食”儀式,則象徵夫妻相敬如賓,最后再進行“合巹而飲”及“解纓結髮”儀式。

當晚除了新人穿上漢服外,觀禮的一些親友也穿上漢服,現場充滿古風。
江志發說,即使沒有西方禮服,只有漢服,婚禮也可以很浪漫、莊嚴。
他認為穿漢服行婚禮,能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與祖先最直接的溝通方式。
他指出,他和妻子都有參加青運,這兩年來,青運不斷推廣漢服運動,他們也接觸到不少民族服裝,所以,就想穿漢服行婚禮,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Reference link: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08-11-17&sec=malaysia&art=1117mb91.txt